我们知道,主流的区块链共识机制主要有POW、POS、DPOS以及POC。严格来说,DPOS也是属于POS中的一种。

最早的区块链共识机制是POW,比特币、莱特币等也都采用了POW共识机制。然而随着矿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型矿池的出现,POW共识机制也越来越被人所诟病:矿机被几大厂商垄断,算力集中了在头部的矿池上,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 ….
后来,出现了POS/DPOS共识机制。POS/DPOS网络中,区块的验证者同时也是Token持有者,由于Token直接被抵押,作为交换,他们有权验证区块并获得挖矿奖励。第一个DPOS的项目是比特股,目前名气最高的DPOS项目是EOS。在去中心化的浪潮之下,那些采用POS/DPOS共识机制的热门项目所带来的网络效应,让大规模商业应用价值开始凸显。
难道未来真的会是POS/DPOS共识机制的天下?

事实上纯POS机制的加密货币,只能通过IPO的方式发行,这就导致“少数人”(通常是开发者)获得大量成本极低的加密货币,在利益面前,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大量抛售。POS机制的加密货币,信用基础不够牢固。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采用POW+POS的双重机制,通过POW挖矿发行加密货币,使用POS维护网络稳定。或者采用DPOS机制,通过社区选举的方式,增强信任。
而DPOS机制下的成员投票的积极性并不高。绝大多数持股人(90%+)从未参与过投票。这是因为投票需要时间、精力以及技能,而这恰恰是大多数投资者所缺乏的。对于坏节点的处理同样存在诸多困难。社区选举不能及时有效的阻止一些破坏节点的出现,给网络造成安全隐患,事实上距离EOS主网上线也才一年多的时间,但EOS已经暴露过多起的安全漏洞,作为DPOS的代表项目的EOS尚且存在如此多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其他的DPOS项目的安全性有多差了。
那么也许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入全新的POC共识机制上。

容量共识机制POC(proof of capacity) 早在2014年就被提出来了。
空间容量证明利用的是计算机的硬盘空间大小而不是电脑的计算能力。硬盘的容量越大,可以储存在硬盘里的方案值就越多,矿工就越有机会匹配到其中所需要的哈希值,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奖励。简单点来说,就是在开始挖矿之前在你的硬盘里计算和储存好shabal散列函数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前将函数的答案放到硬盘里面去。
打个比方,挖矿过程就相当于我们将彩票存放到硬盘里,系统每隔几分钟公布一次“中奖号码”,谁拥有与“中奖号码”最相匹配的彩票,那么谁就可以获得奖励!
POC挖矿大大减少了计算,同时也避免了AISC矿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挖矿的门槛和矿工的成本,这也让POC的优势愈发明显:
抗AISC 化、节能:没有了专业的挖矿设备,硬盘挖矿的门槛更低。全球拥有硬盘设备的人不计其数,这也使得矿工们更加分散,更加去中心化,矿工们的收益也将大大提高。同时挖矿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力也是极低的,一块硬盘平均耗费5~8瓦。
POC使用物理硬盘空间作为证明,解决了POW持续浪费大量电力的问题,也解决了DPOS下代表节点做恶的问题。POC容量证明无疑是极具有创新型的共识机制,它不仅颠覆了过去几年的传统挖矿方式,同时还创造了一个完全分散的生态系统,将来全球数以亿计的硬盘拥有者参与到这个生态中,全民参与挖矿,可以真正实现中本聪人人挖矿的理念。
POC作为未来的趋势,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矿工矿池皆已开始布局,整个生态也已经逐渐完善,等待它的只差最后一点行业的东风。

永远被割,永远热泪盈眶!
原创文章,作者:supera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erbook.net/611.html